新西蘭生活和國內比都有哪些優缺點?
返回列表來源:東際國際發布時間:2019-08-06瀏覽次數:-次
新西蘭生活和國內比都有哪些優缺點?
看到不少有關真實生活在美國日本還有北的知友的回答,發現很有意思,加上女友對新西蘭這個國家十分偏愛,個人沒去過新西蘭,不知道是不是“看起來很美”,希望有經驗的知友幫忙解答,不甚感激。
來新西蘭四個半月了,剛來的時候感覺新西蘭是一個很溫暖的地方,因為在路上或者在商場里陌生人會跟你微笑打招呼,我一個人去惠靈頓的時候拿著地圖走在街上就有人主動問我是不是找不到路了,然后很耐心地告訴我路線,確認我清楚了才離開。
新西蘭的自然風光更是美得讓人哭出來,整個國家就是一個大的森林公園,尤其是南島,真是每一眼都是風景,每一棵樹都很有姿態。
我住在北島的一個小城市北帕默斯頓,這期間北島去過奧克蘭、惠靈頓、rotorua、哈密爾頓、瑪塔瑪塔、napier, 南島去過基督城、皇后鎮、wanaka、達尼丁、 Te Anau。
北帕的人很少,感覺生活特別閑適,中小學下午三四點鐘就放學了,商店商場什么的下午五六點鐘就關門了,好多吃晚餐的餐廳都要提前預約才可以去,最早的提供晚餐的餐廳也是下午五點才開門,去早了人家不開的,還有一些店的老板去釣魚或者去干嘛的也休息不做生意了,跟中國人比起來真是太不會做生意了。這里也沒有太多娛樂場所,沒有游樂園也沒有KTV,活動什么的就是BBQ、爬山、滑雪或者去海邊抓螃蟹之類的。生活的最大開銷就是房租,北帕房租一間平均每周NZD100左右,好點的離市中心近的大概NZD150左右,便宜的NZD6,70。
不過像奧克蘭惠靈頓那樣的大城市就會更熱鬧一些,不過夜生活跟國內也是沒法比的,但是大城市的CBD長得幾乎都一樣的,各種商場大品牌什么的,幾乎什么都買得到,華人餐廳華人超市也很多。大城市的房租要貴一些,均價一周在NZD150左右吧。
皇后鎮那樣的旅游城市就不太適合生活了,游客很多,聽好幾個Kiwi說不喜歡生活在那里,太鬧騰。
新西蘭的自然條件和食品質量是沒話說的,人也很淳樸,至少我還沒有感受到作為中國人被歧視。如果在新西蘭工作的話首先英語一定得好,主要是口語,而且新西蘭這邊英語有些口音,剛來的話要適應一陣子才行,不過留給華人的工作機會也不是很多,雖說新西蘭是移民國家,想留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新西蘭最低工資是每小時NZD13.75,正常工作的話解決溫飽是沒問題的,還能剩點兒。
新西蘭的公共交通不是很方便,公交車去哪里每一站都有時間表,而且沒有報站這一說,下車要提前按鈴,不然不給停。打車要提前預約,而且貴的要死,十幾分鐘的路就得三十多刀。當然自己有車最好了,買車也不貴,停車位也不難找。
吃的話還是中餐最好吃,日料韓料南亞菜什么的也可以,當地的食物就不要指望了,會吃哭的。長期在這邊生活的話自己做飯食材基本都買得到,調味品什么的華人超市亞洲超市都有賣的,價錢大概比國內貴個三四倍吧。
先寫這么多吧,感覺在新西蘭生活真的挺舒服的,要不是放不下家里的親人們我還蠻想一直留在這里的。
=======又待了四個月的分割線=============================
接下來的這四個月接觸當地人比前四個月多了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基督徒,基督徒們都很熱情友善,尤其是剛認識的時候,他們會很樂意你跟他們一起去教堂,只要你想去他們就會載你去,結束了再送回家。在教堂里面好多人會主動跟你聊天,有困難會幫你祈禱,有的還會邀請你去他們家里做客,教堂里還會有一些活動比如去海邊、bbq什么的,好多華人就是為了練口語結交當地的朋友才去教堂的。
但是我發現好多kiwi都是對剛認識的朋友特別熱情,時間久一點了就沒那么好了,反倒不像我們中國人的友情越是時間久越醇厚。剛來不久的華人想融入主流社會是很難的一件事,文化背景和語言其實是蠻大的障礙,在當地待的時間不夠久,就算你口語再好,當地的一些俚語小方言或者地區背景之類的還是需要人家來解釋的,有的時候他們講了一個笑話其他人都笑作一團了,而你卻不知道笑點在哪里,其實是蠻尷尬的一件事。時間久了會覺得很沒有歸屬感,還是跟中國人更聊得暢快,還是很想念中國的食物、中國的味道。比如過春節的時候基本上沒什么氣氛的,沒有春聯沒有鞭炮,大家還是按部就班該干嘛干嘛,頂多中國人在一起包個餃子,春晚是當地時間半夜一點才開始,也沒有電視直播,只能用電腦看,有時候還不流暢,還得吐槽一下大nz的網速,又慢又貴。
再說下這邊的醫療吧,以前就是知道這邊的急診是不花錢的,就算是做手術也不花錢,當時我就想這大nz人民生活也太幸福了吧,去醫院都不用帶錢,但是我最近才知道所謂的急診是急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暈過去快不能呼吸那種。前兩天聽一個朋友說他有一次晚上陪一個華人叔叔去看胃痛急診,當時醫院里的人就覺得又不是疼的要暈過去了所以沒什么大礙,就讓他們在那邊等醫生,后來等了五六個小時,天都亮了也沒見到醫生,那個叔叔說好了不疼了,然后他們就回去了。我還有一個朋友有次晚上咳嗽得很厲害就去了醫院,但是醫院的人覺得也沒有不能呼吸不算什么大礙,然后她就坐在那里一直等醫生,也是等了好久,后來醫生就給開了幾片藥打發了。沒錯,就是這么坑爹。
再說說這里的慢生活節奏吧,辦公效率那叫一個低,那次我去翻譯駕照,是找的當地的multicultural center,駕照上那幾行字頂多十分鐘就能翻譯完, 結果就翻譯駕照 錄入電腦 打印 蓋章這點兒事兒愣是讓我在那等了一上午,而且他們那根本就不忙。
看到不少有關真實生活在美國日本還有北的知友的回答,發現很有意思,加上女友對新西蘭這個國家十分偏愛,個人沒去過新西蘭,不知道是不是“看起來很美”,希望有經驗的知友幫忙解答,不甚感激。
來新西蘭四個半月了,剛來的時候感覺新西蘭是一個很溫暖的地方,因為在路上或者在商場里陌生人會跟你微笑打招呼,我一個人去惠靈頓的時候拿著地圖走在街上就有人主動問我是不是找不到路了,然后很耐心地告訴我路線,確認我清楚了才離開。
新西蘭的自然風光更是美得讓人哭出來,整個國家就是一個大的森林公園,尤其是南島,真是每一眼都是風景,每一棵樹都很有姿態。
我住在北島的一個小城市北帕默斯頓,這期間北島去過奧克蘭、惠靈頓、rotorua、哈密爾頓、瑪塔瑪塔、napier, 南島去過基督城、皇后鎮、wanaka、達尼丁、 Te Anau。
北帕的人很少,感覺生活特別閑適,中小學下午三四點鐘就放學了,商店商場什么的下午五六點鐘就關門了,好多吃晚餐的餐廳都要提前預約才可以去,最早的提供晚餐的餐廳也是下午五點才開門,去早了人家不開的,還有一些店的老板去釣魚或者去干嘛的也休息不做生意了,跟中國人比起來真是太不會做生意了。這里也沒有太多娛樂場所,沒有游樂園也沒有KTV,活動什么的就是BBQ、爬山、滑雪或者去海邊抓螃蟹之類的。生活的最大開銷就是房租,北帕房租一間平均每周NZD100左右,好點的離市中心近的大概NZD150左右,便宜的NZD6,70。
不過像奧克蘭惠靈頓那樣的大城市就會更熱鬧一些,不過夜生活跟國內也是沒法比的,但是大城市的CBD長得幾乎都一樣的,各種商場大品牌什么的,幾乎什么都買得到,華人餐廳華人超市也很多。大城市的房租要貴一些,均價一周在NZD150左右吧。
皇后鎮那樣的旅游城市就不太適合生活了,游客很多,聽好幾個Kiwi說不喜歡生活在那里,太鬧騰。
新西蘭的自然條件和食品質量是沒話說的,人也很淳樸,至少我還沒有感受到作為中國人被歧視。如果在新西蘭工作的話首先英語一定得好,主要是口語,而且新西蘭這邊英語有些口音,剛來的話要適應一陣子才行,不過留給華人的工作機會也不是很多,雖說新西蘭是移民國家,想留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新西蘭最低工資是每小時NZD13.75,正常工作的話解決溫飽是沒問題的,還能剩點兒。
新西蘭的公共交通不是很方便,公交車去哪里每一站都有時間表,而且沒有報站這一說,下車要提前按鈴,不然不給停。打車要提前預約,而且貴的要死,十幾分鐘的路就得三十多刀。當然自己有車最好了,買車也不貴,停車位也不難找。
吃的話還是中餐最好吃,日料韓料南亞菜什么的也可以,當地的食物就不要指望了,會吃哭的。長期在這邊生活的話自己做飯食材基本都買得到,調味品什么的華人超市亞洲超市都有賣的,價錢大概比國內貴個三四倍吧。
先寫這么多吧,感覺在新西蘭生活真的挺舒服的,要不是放不下家里的親人們我還蠻想一直留在這里的。
=======又待了四個月的分割線=============================
接下來的這四個月接觸當地人比前四個月多了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基督徒,基督徒們都很熱情友善,尤其是剛認識的時候,他們會很樂意你跟他們一起去教堂,只要你想去他們就會載你去,結束了再送回家。在教堂里面好多人會主動跟你聊天,有困難會幫你祈禱,有的還會邀請你去他們家里做客,教堂里還會有一些活動比如去海邊、bbq什么的,好多華人就是為了練口語結交當地的朋友才去教堂的。
但是我發現好多kiwi都是對剛認識的朋友特別熱情,時間久一點了就沒那么好了,反倒不像我們中國人的友情越是時間久越醇厚。剛來不久的華人想融入主流社會是很難的一件事,文化背景和語言其實是蠻大的障礙,在當地待的時間不夠久,就算你口語再好,當地的一些俚語小方言或者地區背景之類的還是需要人家來解釋的,有的時候他們講了一個笑話其他人都笑作一團了,而你卻不知道笑點在哪里,其實是蠻尷尬的一件事。時間久了會覺得很沒有歸屬感,還是跟中國人更聊得暢快,還是很想念中國的食物、中國的味道。比如過春節的時候基本上沒什么氣氛的,沒有春聯沒有鞭炮,大家還是按部就班該干嘛干嘛,頂多中國人在一起包個餃子,春晚是當地時間半夜一點才開始,也沒有電視直播,只能用電腦看,有時候還不流暢,還得吐槽一下大nz的網速,又慢又貴。
再說下這邊的醫療吧,以前就是知道這邊的急診是不花錢的,就算是做手術也不花錢,當時我就想這大nz人民生活也太幸福了吧,去醫院都不用帶錢,但是我最近才知道所謂的急診是急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暈過去快不能呼吸那種。前兩天聽一個朋友說他有一次晚上陪一個華人叔叔去看胃痛急診,當時醫院里的人就覺得又不是疼的要暈過去了所以沒什么大礙,就讓他們在那邊等醫生,后來等了五六個小時,天都亮了也沒見到醫生,那個叔叔說好了不疼了,然后他們就回去了。我還有一個朋友有次晚上咳嗽得很厲害就去了醫院,但是醫院的人覺得也沒有不能呼吸不算什么大礙,然后她就坐在那里一直等醫生,也是等了好久,后來醫生就給開了幾片藥打發了。沒錯,就是這么坑爹。
再說說這里的慢生活節奏吧,辦公效率那叫一個低,那次我去翻譯駕照,是找的當地的multicultural center,駕照上那幾行字頂多十分鐘就能翻譯完, 結果就翻譯駕照 錄入電腦 打印 蓋章這點兒事兒愣是讓我在那等了一上午,而且他們那根本就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