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岸、離岸人民幣匯率雙雙“破7”,對航運業和外貿有多大影響?
返回列表來源:東際國際發布時間:2019-08-06瀏覽次數:-次
在岸、離岸人民幣匯率雙雙"破7",對航運業和外貿有多大影響?
8月5日上午,在岸、離岸人民幣兌美元雙雙跌破7整數關口,整數關口告破。9時16分左右,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破“7”關口。在岸人民幣開盤后,也隨即跌破“7”關口。
隨后,央行回應:人民幣匯率完全能夠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央行表示:人民幣匯率“破7”,這個“7”不是年齡,過去就回不來了,也不是堤壩,一旦被沖破大水就會一瀉千里;“7”更像水庫的水位,豐水期的時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時候又會降下來,有漲有落,都是正常的。
離岸、在岸人民幣雙雙“破7”
8月5日上午9點16分左右,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破7關口,隨后再度下跌至破7.1,最低報7.1068,下跌幅度近1000點。
在岸市場開盤后,在岸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也隨著下跌,到了9點32分左右,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也跌破7關口,最低報7.0349。
同時,8月5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跌破6.9關口,為2018年12月以來首次。
上周美聯儲時隔10年再度降息令人“五味雜陳”,美國資本市場一片哀鴻,全球市場一夜變臉。此外,上周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要對中國剩余3000億美元商品加征10%關稅。人民幣匯率自然也受到波及。
人民幣匯率跌至10年來最低水平,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雙雙跌破具有象征意義的“7”元關口。人民幣走軟會一定程度上降低美國買家購買中國商品的成本,有助于抵消美國加征關稅的不利影響。
外貿企業應該如何操作才能規避匯率波動所帶來的風險呢?
一、將匯率風險納入成本控制
由于一定的周期內匯率的波動還是有一定的范圍的,一般在3%-5%之間,報價時就把這個區間考慮進去。同時也可以和客戶約定如果超出這個比例,那么風險共擔,由買賣雙方共同承擔因匯率波動而帶來的利潤損失。或者約定報價有效期,比如將原來1-3個月報一次價格縮減到了10-15天,甚至每天按照匯率波動更新報價單。
此外,也可以采取同一種產品根據不同付款方式提供不同報價的方式,如信用證付款是一個價格,50%預付是一個價格,100%預付又是另外一個價格,讓買家自己選擇。
二、 貿易融資
貿易融資是目前企業采用最多的避險方式。主要原因包括:
一是貿易融資可以較好地解決外貿企業資金周轉問題。隨著我國外貿出口的快速增長,出口企業競爭日益激烈,收匯期延長,企業急需解決出口發貨與收匯期之間的現金流通問題。通過出口押匯等短期貿易融資方式,出口企業可事先從銀行獲得資金,有效解決資金周轉問題。同時,企業也可以提前鎖定收匯金額,規避人民幣匯率變動風險;
二是貿易融資成本相對較低。在貿易融資方式構成中,進出口押匯使用比重較高(約為80%),原因主要是出口押匯期限較短(一般在1年以內),可以較好地緩解外貿企業的流動資金短缺問題。另外,一些企業還使用福費廷等期限較長的貿易融資方式。
匯改后,我國外匯市場發展加快,完善和擴大了人民幣遠期交易的主體和范圍,推出了外匯掉期等金融衍生產品。同時在外匯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為企業拓寬了匯率的金融避險渠道。
三、 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
2015年,人民幣“入籃”標志著中國從經濟大國、貿易大國邁向貨幣大國。對此,國際社會反響積極,人民幣資產在全球市場的吸引力明顯上升。僅2016年9月和10月,通過人民銀行代理配置的人民幣資產規模就已超過百億美元。許多國際金融組織和多邊開發機構的貸款及不少國家的負債均以SDR計價,其配置的人民幣資產也在穩步增長。此外,隨著人民幣資產吸引力增強,國內外主動配置人民幣資產的需求也明顯上升。
用人民幣計價結算可以起到與匯率風險基本隔絕的效果,企業要及時了解有關改革和政策的動向,在政策允許范圍內考慮使用人民幣。
四、 進出口對沖
對于進出口公司既可以從事出口業務也可以從事進口業務,那么就可以利用自己既是買者又是賣者的身份來平衡匯率波動造成的價格差異。因為當匯率下跌時,導致出口收匯縮水,同時進口業務支付的實際金額也相應減少,這樣一增一減也就使得本公司內的財務指標達到了平衡。
五、增強匯率風險管理技能
最后,建議大家養成一個習慣,在每天上班和下班前瀏覽當天匯率的變動(可查看中國銀行的現匯買入價),隨時整理出新的對外價格表。另外也可以關注一些時政新聞、國際貿易新聞,從而對趨勢有一定的把握。
企業可以培養和引進懂專業、懂技術、懂工具的財務人員,加大有關信息的投入,使之能夠在外部咨詢的基礎上對匯率做出獨立的判斷,能夠識別風險點并運用有關工具管理風險。如果一家企業無法承擔這項開支的話,可以由多家企業聯合共同完成這項工作,同時也資源共享。當然也可以訂制商業銀行的專門服務,由銀行的研究團隊提供專業參考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