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將建世界最大自動化集裝箱碼頭
返回列表來源:東際國際發布時間:2019-10-10瀏覽次數:-次
新加坡將建世界最大自動化集裝箱碼頭
從一個小漁村到國際都市,新加坡的立國之本,離不開港口。新加坡治港思維,是持續領先。
10月3日,新加坡大士港碼頭(以下簡稱大士港)舉辦了動土儀式,分為4階段建設。到了2040年,耗費200億新幣建設的大士港將成為世界最大自動化集裝箱碼頭。
主持完動工儀式后,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還興致勃勃地與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PSA)現任主席Peter Voser 及前任主席霍兆華合影,背后,就是未來的大士港。
早在2013年,新加坡政府就在“三十年規劃”中把建設大士港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
大士港,儼然是新加坡未來船舶業的明星。
港口對新加坡很重要
坐擁馬六甲海峽這條全世界最繁忙的海運線,新加坡港一直是東西方貿易的中心,也是亞太地區最大的轉口港,處理了大約世界五分之一的貨柜轉運吞吐量,以及全球6%的貨柜吞吐量。
每年,有8萬多艘船只往來馬六甲海峽,運送全球貨物商品貿易量的40%。全球戰略性資源石油,70%是從中東通過印度洋運往太平洋地區,而其中大多都經過馬六甲海峽。
坊間一直有人說,誰能控制馬六甲海峽,誰就控制整個西太平洋,成為東亞的主角。
新加坡,正好處于馬六甲海峽的“十字路口”。港口及中轉業務,是新加坡的支柱產業之一,貢獻了新加坡7%的GDP。
每年約有80個國家和地區的130多家船公司的各種船舶進出新加坡港,港灣一帶的集裝箱碼頭可謂十分繁忙,平均每12分鐘就有一艘船舶進出。
因此,李顯龍也曾不止一次說過,新加坡港口取得成功,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而新加坡也表現足夠優秀,連續4年在“海事之都”的評比中奪魁。
大士港有多牛
6500萬年吞吐量標準箱(TEU),是新加坡政府對大士港的估計。對比去年,新加坡港的數據也不過是3600萬TEU,位居世界第二。
更值得注意的是,廣義上的新加坡港,并不止局限在認知上的丹戎巴葛以及巴西班讓一帶,其實,新加坡目前有多達7個碼頭。但這7大碼頭貢獻的年吞吐量,幾乎才是大士港估計的一半!
因此,等大士港完工,新加坡的港口吞吐量,興許會翻番。不論是占地面積還是“業務能力”,大士港將是一等一的存在。
其實,而大士港背后的PSA,前身為新加坡港務局,母公司是新加坡頭號“國企”淡馬錫控股。它的業務不僅局限在新加坡,目前,他們在16個國家經營著28個港口,足跡遍布亞洲、美洲和歐洲!
中國廣州港、比利時安特衛普港、韓國仁川港等等都是由PSA營運的
大士港,全自動化的碼頭
大士港落成時,還將加入一些新的高科技元素,使用包括自動引導運輸車、自動化場地起重機、自動存儲與截取系統等科技,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碼頭。
其中,由瑞典著名電氣公司ABB制造自動引導運輸車,將取代現有的集裝箱卡車,實現真正的無人駕駛運輸,采用的智能車隊管理和優化系統,能夠有效提升碼頭與貨倉之間的運送效率。
另外一項高科技——雙懸臂集裝箱起重機,分為內懸臂和外懸臂,外懸臂負責將集裝箱從船上卸載,再交由內懸臂,將集裝箱裝放到卡車上。
自動化的起重機,由攝像機和激光傳感器進行精確測量,不需要過多人手,專家也能夠在遠程進行監控。
據悉,這些設備的配套設施,將在明年年底完成。為了提前準備,新加坡海事和港口管理局現在仍舊在研究新技術和自動化,提高港口運營的效率和效益。
在管理上,大士港也將安裝先進的船運交通管理系統,協助監督航運交通,向船只建議最安全及有效的路線,并提早發現可能出現擁擠的水域。
不論是從軟件還是硬件上,大士港或許都是世界級的存在。
從一個小漁村到國際都市,新加坡的立國之本,離不開港口。新加坡治港思維,是持續領先。
10月3日,新加坡大士港碼頭(以下簡稱大士港)舉辦了動土儀式,分為4階段建設。到了2040年,耗費200億新幣建設的大士港將成為世界最大自動化集裝箱碼頭。
主持完動工儀式后,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還興致勃勃地與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PSA)現任主席Peter Voser 及前任主席霍兆華合影,背后,就是未來的大士港。
早在2013年,新加坡政府就在“三十年規劃”中把建設大士港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
大士港,儼然是新加坡未來船舶業的明星。
港口對新加坡很重要
坐擁馬六甲海峽這條全世界最繁忙的海運線,新加坡港一直是東西方貿易的中心,也是亞太地區最大的轉口港,處理了大約世界五分之一的貨柜轉運吞吐量,以及全球6%的貨柜吞吐量。
每年,有8萬多艘船只往來馬六甲海峽,運送全球貨物商品貿易量的40%。全球戰略性資源石油,70%是從中東通過印度洋運往太平洋地區,而其中大多都經過馬六甲海峽。
坊間一直有人說,誰能控制馬六甲海峽,誰就控制整個西太平洋,成為東亞的主角。
新加坡,正好處于馬六甲海峽的“十字路口”。港口及中轉業務,是新加坡的支柱產業之一,貢獻了新加坡7%的GDP。
每年約有80個國家和地區的130多家船公司的各種船舶進出新加坡港,港灣一帶的集裝箱碼頭可謂十分繁忙,平均每12分鐘就有一艘船舶進出。
因此,李顯龍也曾不止一次說過,新加坡港口取得成功,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而新加坡也表現足夠優秀,連續4年在“海事之都”的評比中奪魁。
大士港有多牛
6500萬年吞吐量標準箱(TEU),是新加坡政府對大士港的估計。對比去年,新加坡港的數據也不過是3600萬TEU,位居世界第二。
更值得注意的是,廣義上的新加坡港,并不止局限在認知上的丹戎巴葛以及巴西班讓一帶,其實,新加坡目前有多達7個碼頭。但這7大碼頭貢獻的年吞吐量,幾乎才是大士港估計的一半!
因此,等大士港完工,新加坡的港口吞吐量,興許會翻番。不論是占地面積還是“業務能力”,大士港將是一等一的存在。
其實,而大士港背后的PSA,前身為新加坡港務局,母公司是新加坡頭號“國企”淡馬錫控股。它的業務不僅局限在新加坡,目前,他們在16個國家經營著28個港口,足跡遍布亞洲、美洲和歐洲!
中國廣州港、比利時安特衛普港、韓國仁川港等等都是由PSA營運的
大士港,全自動化的碼頭
大士港落成時,還將加入一些新的高科技元素,使用包括自動引導運輸車、自動化場地起重機、自動存儲與截取系統等科技,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碼頭。
其中,由瑞典著名電氣公司ABB制造自動引導運輸車,將取代現有的集裝箱卡車,實現真正的無人駕駛運輸,采用的智能車隊管理和優化系統,能夠有效提升碼頭與貨倉之間的運送效率。
另外一項高科技——雙懸臂集裝箱起重機,分為內懸臂和外懸臂,外懸臂負責將集裝箱從船上卸載,再交由內懸臂,將集裝箱裝放到卡車上。
自動化的起重機,由攝像機和激光傳感器進行精確測量,不需要過多人手,專家也能夠在遠程進行監控。
據悉,這些設備的配套設施,將在明年年底完成。為了提前準備,新加坡海事和港口管理局現在仍舊在研究新技術和自動化,提高港口運營的效率和效益。
在管理上,大士港也將安裝先進的船運交通管理系統,協助監督航運交通,向船只建議最安全及有效的路線,并提早發現可能出現擁擠的水域。
不論是從軟件還是硬件上,大士港或許都是世界級的存在。